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月夜拜访僧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内心矛盾。
前两句"此身会逐白云去,未洗尘缨还自伤"说:我这凡俗之身本该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但至今没能洗净尘世的牵绊,想起来就感到伤感。这里用"白云"象征超脱,"尘缨"比喻世俗的束缚。
后两句"今夜幸逢清净境,满庭秋月对支郎"写:今晚有幸来到这清净的禅院,在洒满庭院的秋月光辉中,与支郎(指灵彻上人)相对而坐。诗人通过"清净境"和"秋月"营造出空明澄澈的意境,暗示在佛门圣地找到了片刻的心灵安宁。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文人的矛盾心理:既向往超脱,又难以割舍尘缘。秋月下的禅院成为暂时安放疲惫心灵的港湾,这种对精神净土的渴求,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