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偕慧素登祝融岳祝融峰绝顶
南纪耸天柱,轸野列三台。
五岳并尊齐长,作镇势崔嵬。
足插洞庭百里,面向潇湘九转,七十二峰开。
淑气接朱鸟,春带岭头梅。
携翠袖,历吴楚,过江淮。
俯瞰曾飞天外,今又踏芒鞋。
双手拨开云雾,直上祝融绝顶,回首望燕台。
不度衡阳去,人与雁归来。
五岳并尊齐长,作镇势崔嵬。
足插洞庭百里,面向潇湘九转,七十二峰开。
淑气接朱鸟,春带岭头梅。
携翠袖,历吴楚,过江淮。
俯瞰曾飞天外,今又踏芒鞋。
双手拨开云雾,直上祝融绝顶,回首望燕台。
不度衡阳去,人与雁归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伴侣慧素一起登上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的所见所感,充满豪迈气概和浪漫情怀。
上阕先描写衡山的雄伟气势:它像撑起南天的柱子,星宿分野中对应三台星,与其他四岳齐名。山脚延伸到八百里洞庭湖,面向九曲潇湘水,七十二峰依次展开。早春的暖风引来朱鸟(南方朱雀星宿),岭头梅花已经开放。这里用夸张手法展现衡山连接天地、统领众山的王者气象。
下阕转为写登山过程:带着穿翠绿衣袖的伴侣,从吴楚之地出发,跨过江淮流域。以前只能仰望的高山,如今穿着草鞋亲自踏足。他们拨开云雾直登绝顶,回望北方京城(燕台)。最后两句最妙:传说大雁飞到衡阳就不再南飞,而他们比大雁走得更远——不仅来到衡阳,还登上了最高峰,现在像归来的大雁一样满足。
全词把壮游、爱情、志趣完美融合:既有"双手拨开云雾"的豪气,又有"携翠袖"的柔情;既展现征服高山的快意,又暗含超脱尘世的情怀。最动人的是"人与雁归来"这个结尾,把登山比作候鸟迁徙般的自然之旅,透露出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