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赠福建路罗中丞

越艳新谣不厌听,楼船高卧静南溟。未闻建水窥龙剑,
应喜家山接女星。三捷楷模光典策,一生封爵笑丹青。
皇恩几日西归去,玉树扶疏正满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福建高官(罗中丞)的荣耀生活,充满赞美和祝福之情。

前两句写罗中丞的生活雅趣:他爱听当地流行的新歌谣,在战船上悠闲休憩,享受着南海的宁静。这里用"越艳新谣"和"楼船高卧"两个画面,展现他既风雅又威仪的形象。

中间四句集中赞美他的功绩:虽然没有像古人那样在建水寻得宝剑的传奇经历,但家乡的福星高照;他三次建功立业的事迹载入史册,一生封侯拜爵的成就让那些靠画像求官的人相形见绌。这里用"笑丹青"的对比,突出他是靠真本事获得地位。

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希望皇帝恩准他早日衣锦还乡,那时家中树木茂盛,正是荣归故里的好时节。"玉树扶疏"既写实景,又暗喻家族兴旺。

全诗用明快的语言,通过听歌、休憩、建功、还乡等生活化场景,塑造了一位功成名就却不忘家乡的官员形象。诗中"笑丹青"的对比和"玉树"的隐喻,既生动又有深意,让赞美之情显得真挚而不浮夸。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