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逢友人

长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相逢孤馆夜,共忆少年时。
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来朝又分袂,后会鬓应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两个老朋友在旅途中偶然相遇,又匆匆分别的故事,充满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开头两句说两人长大后各奔东西,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中间隔着重重山水。这就像我们毕业后各忙各的生活,天南海北很难见面。突然在某个偏僻小旅馆的夜晚重逢,两人又惊又喜,自然聊起年少时的往事。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重逢场景:他们像年轻时一样痛快喝酒("百花酒"指美酒),借着酒兴挥毫写诗,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这种放纵的快乐背后,其实藏着对逝去青春的伤感——只有中年人才会通过刻意模仿年轻时的行为来追忆过去。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天一亮又要各走各路,等下次再见时,恐怕都已白发苍苍("鬓应丝"指两鬓斑白)。这里没有痛哭流涕的告别,只是平静地接受人生常态,但恰恰这种克制的表达更让人感受到中年人的无奈。

全诗就像用白开水泡的茶,初读平淡,细品回甘。它抓住了现代人都能共鸣的两种情绪:一是怀念纯真年少,二是面对聚散无常的淡淡哀愁。诗人用"孤馆夜""百花酒"这些具体画面,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可触,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