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我倦津梁矣。
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
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
似解道、笑侬憔悴。
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
空老大,我滋愧。
析津亦是前游地。
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
叹眼底、无多红紫。
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
歌未竟,掷杯起。
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
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
似解道、笑侬憔悴。
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
空老大,我滋愧。
析津亦是前游地。
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
叹眼底、无多红紫。
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
歌未竟,掷杯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人到中年,面对现实困境的苦闷和无奈,充满自嘲和无力感。
上片用"我倦津梁矣"开篇,直白地说自己已经厌倦了人生的奔波。"蜂惊蝶扰"比喻生活中的各种烦心事,"残英飞坠"暗指自己像凋谢的花瓣一样失去活力。看到湖边的铜犀雕像(象征安稳)沉睡不醒,而周围荆棘丛生,感觉连雕像都在嘲笑自己的憔悴。用"如絮筛云萍舞浪"形容自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活成了自己年轻时最讨厌的样子,只能羞愧地感叹年华虚度。
下片回忆童年在家乡(析津)吃江鲜的快乐时光,对比现在像"元都花落"般失意,愁得千头万绪。眼前的世界鲜花凋零,渔民怕风浪,农民愁旱涝,普通人就像鸡鸭一样庸庸碌碌过日子。最后"歌未竟,掷杯起"的突然收尾,活画出词人越想越憋屈,气得摔杯子的画面。
全词用日常事物作比喻:凋花、浮萍、鸡鸭等,把中年危机写得生动可感。最后摔杯子的细节尤其精彩,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生活太难了"的崩溃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