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军中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半夜军书致,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紧张的边境夜战,充满了动态的画面感和军人的热血豪情。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战马在槽边突然受惊,宝剑在鞘中嗡嗡作响——用马和剑的异常反应烘托战况紧急。果然半夜传来军情急报:匈奴入侵六座边城。这里用器物"预兆"的手法很巧妙,比直接说"情况危急"更生动。

中间四句是战斗场面:精锐部队分兵布阵("中坚"指主力军),像天神太乙调遣天兵天将般神速。战场风云变幻,敌我如豺狼猛虎般厮杀。诗人用"风云合""豺虎争"这种自然界的凶猛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混乱与残酷。

最后两句点破现实:将士们浴血奋战,不为虚名只为封赏。这句大实话揭示了军人最朴实的动机,也暗含对功名现实的思考,让全诗在热血中多了一份深沉。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战争片:从战前预警到激烈厮杀,最后升华主题。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战场气息——马嘶剑鸣、风云变色的场景如在眼前,而结尾的人性化表达又让铁血故事有了温度。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