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送馀干教邓觉非归吴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乌帽,笔床谈麈。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𩕳,去天尺五。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乌帽,笔床谈麈。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𩕳,去天尺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一位名叫邓觉非的朋友回吴地(今江浙一带)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上片(前半部分)从送别的地点琵琶亭写起,描绘了春水滔滔东流的景象,暗示友人即将远行。东风无情,不挽留友人的船只,但船中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指邓觉非),穿着朴素(苧衫乌帽),带着文房用具(笔床谈麈),谈论着人生感悟。他说虽然异乡风光好,但终究不如归隐田园自在。
下片(后半部分)想象友人回到吴地后的生活:长满青苔的庭院,在杏花微雨中抚琴自娱,与学童们讲学论道,在江边漫步。而词人自己则更羡慕苏轼(长公)那样的洒脱,不顾世俗眼光,乘着小船随风而去,直上蓬莱仙境(象征超脱尘世),离天只有咫尺之遥。
全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赏,以及自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怀。
吴存
(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