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与官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涢川河边有十几户人家,周围是竹林和水塘,渔民的小船和简陋的茅草屋隔岸相对。这里用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
后两句抒情:诗人觉得这样的生活,远比在尘土飞扬中骑马奔波、在官府里批阅文书要强得多。"大胜"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鲜明的态度,"判文书"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官场生活的枯燥乏味。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水竹"、"渔艇"、"蓬门"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 2. 通过"尘中走鞍马"与"水竹渔艇"的强烈对比,突出主题 3. 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味深长,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两种生活的差异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道出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谁不向往这样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宁静港湾呢?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