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宾客玉蕣

琼枝玓瓅露珊珊,欲折如披云彩寒。
闲拂朱房何所似,缘山偏映日轮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名为"玉蕣"的美丽花朵,通过四个画面展现它的神韵。

第一句"琼枝玓瓅露珊珊"用宝石般的光泽形容花枝,晶莹的露珠像珊瑚一样点缀其间,让人仿佛看到晨光中闪闪发亮的花枝。这里用珠宝作比喻,突出花朵的珍贵与夺目。

第二句"欲折如披云彩寒"写诗人想折花又不敢折的矛盾心理。花朵像披着云霞般柔美,却又带着清冷的寒意,这种距离感让花朵更显高贵。一个"寒"字巧妙传递出可望不可即的感受。

第三句"闲拂朱房何所似"转为动态描写。诗人轻抚红色花房时,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比喻——这朵花就像...

第四句"缘山偏映日轮残"给出答案:它宛如依傍山边的落日,将余晖温柔地映照在花瓣上。这个比喻把静止的花朵与宏大的自然景象相连,瞬间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苍茫壮美。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晶莹的特写,到犹豫的手部动作,最后拉远成落日与山峦的壮阔画面。诗人通过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的笔法,把一朵花的美丽写得既真切又空灵,既具体又悠远。最妙的是结尾的落日比喻,让这朵花的美超越了植物本身,成为永恒自然之美的缩影。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