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七十三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
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
宁子岂不类,扬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
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
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隐士清贫自守生活的向往,同时讽刺了当时社会追名逐利的浮躁风气。

开头先赞美上古时代的贤人,他们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但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季叶指末世),道德衰败,人们像没头苍蝇一样追逐名利,搞得乌烟瘴气。这里用"驰骛"形容人们像马群乱跑,很形象。

中间用两个反问句:宁戚这样的贤人难道不好吗?但谁会学他那样自甘贫贱呢?表达了对世人价值观的失望。作者说自己惶惶不安,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很孤独。

最后表明态度:看透荣辱得失,追求"道"的真谛才是快乐。保持精神纯洁,像巢父、许由(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隐士)那样坚守节操,远离尘世喧嚣。最后"适河滨"用典,指许由在河边洗耳朵的典故,表示要彻底远离污浊。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在浊世中坚守精神清洁的志向。语言直白有力,特别是"咄嗟荣辱事"这种感叹,很有感染力。作者把抽象的道德追求写得具体可感,比如用"垢尘"比喻世俗污浊,用"清洁"形容精神境界,都很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