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离家俄十日,千里独衰翁。
蓬响过云雨,帆开逆水风。
新沙增岸脚,小港隐芦丛。
客思难消遣,黄昏月一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家漂泊的老人在船上的孤独感受,通过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传递出浓浓的乡愁。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老人离家才十天,却已远行千里,独自在异乡衰老。"俄十日"与"千里"形成强烈对比,突显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行船时的景象: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响,逆风撑开的船帆,岸边新堆积的沙洲,以及芦苇丛中若隐若现的小港口。这些细节不仅真实再现了水上旅行的场景,"逆水风"更暗示了人生逆旅的艰难。

最后两句道出心声:客居他乡的愁绪难以排遣,只能望着黄昏时分如弯弓的新月发呆。这个"月一弓"的意象尤为精妙,既交代了时间,又以弯弓的形状暗喻思念之情的锋利与穿透力。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旅途细节的层层铺垫,最终将漂泊者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凝聚在那轮新月之中,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位老人面对茫茫水路时的无尽愁思。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