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吟 丙子守岁
灶符更,随籥转,腊鼓中分宵半。
签声寂、渐住换东风,铁衾初暖。
迓春盘岁盏。
白发羞簪人倦。
总堪叹。
似箭流光,年来偏短。
世事翻新,谁料得、风云夕变。
渭水西风,长安落叶,搅得酒肠乱。
江阔无归雁。
两字平安,寒缬望眼。
更何堪、无味尊前,游钓徒侣费检点。
签声寂、渐住换东风,铁衾初暖。
迓春盘岁盏。
白发羞簪人倦。
总堪叹。
似箭流光,年来偏短。
世事翻新,谁料得、风云夕变。
渭水西风,长安落叶,搅得酒肠乱。
江阔无归雁。
两字平安,寒缬望眼。
更何堪、无味尊前,游钓徒侣费检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宵吟 丙子守岁》描绘的是作者在岁末守岁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我将用现代语言来解析这首词,帮助你理解它的精髓。
1. 岁末时节的氛围 - 词的开头提到了灶符(灶神)的活动、吹籥(乐器)的演奏和腊鼓(年鼓)的敲响,这些细节营造出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 - 签声寂寥,铁衾初暖,暗示着人们慢慢从寂静中醒来,感到温暖。这里的“铁衾”指的是寒冷的被褥,刚被暖意包围。
2. 迎接新春 - 作者提到了“春盘”和“岁盏”,这些都是春节的象征物,意味着迎接新春的到来。但“白发羞簪人倦”,表达了一种无奈与疲惫的感受,说明作者年岁已高,不再年轻,参与这种庆祝活动有些勉为其难。
3.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词中提到时光流逝如箭,尤其在一年中,感觉时间特别短。这种感触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世事变化 - 此外,词还提到了“风云夕变”,意味着世事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的一种反映。 - 对比“渭水西风”和“长安落叶”,西风中落叶的画面,给人一种凄凉与变迁感,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变化的感慨。
5. 对未来的迷茫 - “江阔无归雁”,开阔的江面上没有归雁,象征着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法预知的焦虑。 - “两字平安”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 结尾的“游钓徒侣费检点”,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反省,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与无力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岁末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对社会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