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lěi)平。
肆意挥洒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操,要怎样才能平复心中郁结的愁闷呢?
块垒: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阮籍不狂就没有人会认得他,出门大笑一声,便有大江横流的气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肆意挥洒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操,要怎样才能平复心中郁结的愁闷呢?
阮籍不狂就没有人会认得他,出门大笑一声,便有大江横流的气概。
注释
块垒: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
简析
这首诗评论了西晋正始诗人阮籍。阮籍所处时代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不满司马氏的统治,姑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做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事情,世人以为阮籍狂、痴。但元好问深知阮籍“不狂”,看到了阮籍心中的“块垒”,认识到了阮籍诗中的真情郁气(“高情”)。元好问认为阮籍的诗笔纵横,如长江奔流,神与俱远,正是他高尚情怀、胸中不平之气的表现。这说明元好问认识到了写诗须有真情实感,反映了他对阮籍狂放品格的称许,对阮籍在黑暗统治下隐约曲折、兴寄深远的风格也是肯定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内心豪迈的情感,以及如何化解胸中的郁闷。
前两句说:诗人用自由奔放的笔法写诗,展现出高尚的情怀。有什么东西能浇灭(化解)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呢?这里"块垒"比喻积压在心中的愤懑或苦闷。
后两句用阮籍的典故:魏晋时期的阮籍看似癫狂,其实是他故意用这种狂放的态度来对抗世俗。这种深意有几个人能懂呢?最后一句"出门一笑大江横"特别精彩:走出门对着横亘的大江放声大笑,展现出豁达开阔的胸襟。这个画面既豪迈又潇洒,把前文说的"浇块垒"(化解郁闷)具体化成了一个生动的场景。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用诗歌宣泄情感,用狂傲对抗世俗,最终在大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诗人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不妨像阮籍那样保持真性情,对着壮阔的江河一笑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