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一带野生动物出没的壮观景象,充满了边塞特有的野性美。
前两句"白狼苍豹绛毛熊,雪岭时时射猎逢"像一组快镜头:雪白的狼、青灰的豹子、深红色毛发的熊,这些珍稀猛兽在雪山间频繁出没。诗人用"白""苍""绛"三种浓烈的颜色,瞬间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色彩鲜明的野生动物图鉴。
后两句"五个山头新雨后,春泥才见虎蹄踪"则切换成特写镜头:春雨刚停,湿润的泥土上清晰地印着老虎的足迹。这里的"才见"用得特别妙,既说明足迹新鲜,又暗示发现足迹时的惊喜感。五个山头的新雨,让整个画面都带着春天湿润的气息。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诗人没有直接写打猎场景,而是通过动物踪迹来侧面表现这片土地的生机勃勃。雪岭、新雨、春泥这些自然元素,与猛兽的踪迹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边疆生态画卷,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看到雪山上动物穿梭的身影。这种留白的写法,比直接描写打猎场景更让人回味无穷。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