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小槛临清昭,高丛见紫薇。
温r3终有思,暗淡岂无辉。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妆新犹倚镜,步缓不胜衣。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还似星娥织,初临五彩机。
庆云今已集,威凤莫惊飞。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紫薇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紫薇花的独特风姿,通过拟人化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花的神韵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核心意境: 诗人以深秋寒露为背景,突出紫薇花在百花凋零时的倔强绽放("芳事固应稀")。花枝高耸、临水而立的画面("小槛临清昭,高丛见紫薇"),既写实又赋予孤傲气质。

拟人化手法: - 将紫薇比作犹豫的宓妃(洛水女神)、整理新妆的佳人("妆新犹倚镜"),甚至联想到七夕织女("星娥织"),突出其仙气与灵动。 - "步缓不胜衣"形容花朵轻盈摇曳,仿佛弱不禁风的女子,充满动态美感。

情感层次: 诗人看花时产生"似曾相识"的恍惚感("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既表达对紫薇的惊艳,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惆怅。结尾"庆云已集"暗示美好易逝,劝诫凤凰(象征高贵者)莫要惊飞,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艺术特色: 全诗像用文字编织五彩锦缎,通过神话典故(交甫遇仙、宓妃、织女)和细腻比喻,把普通紫薇写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绮笔题难尽"的自嘲,反而更凸显了紫薇的绝美难以言传。

现代解读: 这就像用手机拍一朵花,却发现怎么调滤镜都拍不出它的神韵。诗人用十八种比喻连环暴击,告诉我们:有些美会让你愣在原地,既觉得熟悉又感到陌生,既想永远留住又怕惊扰了它。秋日里这丛紫薇,分明是穿越时空的仙女在玩快闪。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