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庄晚步

晡景阁崇壕,还云泥羽袍。
沙游仙迹横,秋捧雁行高。
弗雨加天翠,微风亦海涛。
密都曾窃觐,讵岂梦颁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在沙庄漫步时看到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超脱尘世的遐想。

前两句写黄昏景象:夕阳的余晖笼罩着高耸的城壕,归巢的云彩低垂得仿佛要沾湿行人的衣袍。这里用"泥羽袍"这个生动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暮云低垂的压迫感。

中间四句是景物特写:沙地上野鸟的足迹纵横交错,秋高气爽中雁群排成整齐的队伍飞过。虽然没有下雨,但天空格外青翠;即使只是微风,也能听到如海涛般的声响。诗人通过"弗雨加天翠"这种反常识的描写,突出天空的澄澈;用"微风亦海涛"的夸张手法,表现自然界的壮阔。

最后两句转入遐想:在这幽静之地,诗人仿佛窥见了神仙居所,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时被赐予了仙桃。这里用"颁桃"这个典故(传说西王母赐仙桃给汉武帝),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得道成仙的向往。

全诗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寻常的黄昏漫步写得充满仙气。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营造出一个介于现实与仙境之间的诗意空间,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