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惠山云起楼作
万斛空青,一天冷翠,和晴飞上帘押。老松三百本,山雨响、偏张鳞甲。
崖倾峰沓。有客注茶经,僧编梵夹。泉呜邑。恰逢深涧,樵吟相答。
晚值。蟾影初升,似姮娥妆镜,夜深离匣。碧云千万顷,被一点、玉纤偷搯。
月明三匝。谢鹤许携瓢,猿呼荷锸。为盟歃。他年傍此,竹弓射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惠山云起楼的壮美景色和闲适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上片写白天山景: 开篇用"万斛空青"形容天空澄澈,像装满青色的巨大容器;"一天冷翠"说满山苍翠带着凉意。阳光穿过帘子,光影斑驳。接着写三百棵老松在山雨中摇曳,松针像张开的龙鳞。山崖陡峭,山峰重叠,有人在研究茶道,僧人在整理佛经。山泉叮咚,樵夫在山涧唱歌,彼此呼应——这些声音构成自然的交响乐。
下片转写月夜: 晚上月亮升起,像嫦娥的梳妆镜从镜匣里取出。广阔云海中,月亮像被纤纤玉手轻轻掐出来的一点光亮。月光笼罩万物,仙鹤允许人带着瓢取水,猿猴招呼人扛着铁锹同游。最后诗人许愿:将来要在这里隐居,用竹弓射野鸭——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词妙在: 1. 动静结合:松涛、泉声、人语与静谧的山色形成对比 2. 比喻新奇:把月亮比作"姮娥妆镜",云中月像"玉纤偷搯" 3. 生活情趣:煮茶、诵经、听樵歌、与鹤猿为伴,展现文人雅趣 4. 色彩清丽:空青、冷翠、碧云、月光,构成清凉的山水画卷
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普通山景写得仙气飘飘,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读来如临其境。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