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宣城官员崔公陪伴下的池畔宴会,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复杂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愁。
前四句是优美的宴会场景描写:诗人陪着崔公在芬芳的池塘泛舟,在北楼畅饮,水面繁茂的花朵映照着华美的船只。亭台的阴影与树木融为一体,音乐声在山间回荡,让人感觉秋天将至。这里用"水花繁艳"、"弦管韵高"等鲜活的意象,营造出热闹华丽的氛围。
后四句突然转向深沉的人生感慨:大家都祝贺崔公像虢国的岩邑终于迎来贤能的傅说(喻指崔公得到重用),而诗人却自伤像燕国的寒谷等不到温暖的邹衍(喻自己怀才不遇)。最后发出叩问:往日的知遇之恩如今还在吗?自己这个在沧洲当小县尉的人,头发都已斑白。通过"虢岩选傅"与"燕谷未邹"的对比,以及"一尉沧洲已白头"的落寞形象,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苦闷。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前半段的热闹场景反衬后半段的孤寂心境,通过宴会上的欢乐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苍凉。最后两句的质问与自怜,让整首诗在华丽的外表下,透露出深刻的仕途辛酸和人生无奈。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