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去拜访一位已故贤臣姜相的坟墓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时代兴衰的思考。

首联"欲将兴废问洪钧"是说作者想向苍天询问国家兴衰的道理,表现出对天下大事的关切。"来谒孤坟独怆神"写他独自一人来祭拜姜相坟墓时的悲伤心情。

颔联"千载高风馀凛凛"赞美姜相高尚的品格千年来依然令人敬畏,"一池秋水自粼粼"用清澈的池水象征姜相清正廉洁的品格。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来赞颂先贤。

颈联"门前帆影来天际"写远处帆船的影子,"林杪钟声落海滨"写树林间传来的钟声,这两句描绘了坟墓周围开阔宁静的环境,也暗示姜相的精神影响深远。

尾联"此道寥寥今复振"说姜相坚持的正道虽然稀少但如今又得到振兴,"不应渔水是东邻"用渔夫和水的亲近关系,比喻自己和姜相精神上的亲近。最后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对先贤的敬仰,并寄托了对社会道德重建的期望。诗中"凛凛"、"粼粼"等叠词的运用,使语言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陈知柔

(?—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一号弱翁。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授台州判官。历知循州、贺州。与秦桧子秦熺同榜进士,桧当轴,同年多以攀援致通显,知柔独不阿附。解官归,主管冲祐观。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