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行三首 其三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东海。
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
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
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
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
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
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
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不敢"的自我约束,展现了作者在权力面前的谨慎与矛盾心理。前八句用"不敢唾汴水""不敢蹋汴堤"的重复句式,形象地描绘了普通人对皇权体系的敬畏——连河水堤岸都因与皇家相关而不敢亵渎,这种夸张手法凸显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荒谬。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展现作者的精神世界:野风如刀枪的比喻暗示社会环境的肃杀,而"海月护羁魄"的孤光则象征着内心的坚守。最精彩的是"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的宣言,直接表达了超脱权势的独立人格,夜间独醒时"爽气盈心堂"的畅快,正是精神自由的体现。
结尾处作者自比颜回(孔子最清贫的弟子),以"孔经在衣裳"的意象点明:真正的财富是内在修养。全诗在畏缩与傲骨之间形成强烈张力,最终完成从外在拘谨到内心自由的升华,这种对精神独立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