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西湖双鸂鶒(效鲍明远)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
五里裴回竟何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主要围绕“西湖双鸂鶒”展开,描绘了它们的形象、动作和情感,同时也有对离别之苦的感慨。让我们来逐句解析:

1.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 这句诗描绘了双鸂鶒的外貌特征,它们有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像是一对长久相伴的比翼鸟。

2. “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 这里进一步描绘了双鸂鶒在莲丛和花丛中的嬉戏情景,它们互相追逐、嬉戏,彼此间的互动显得非常和谐。

3. “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诗人可能正在观察渔夫唱歌时,双鸂鶒受到惊动而飞翔。它们相互追随,没有迷失方向,显示出它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4. “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 双鸂鶒在云间上下栖息,彼此间的距离很近,仿佛没有什么能让它们分离,这里表达了它们之间的深厚情感。

5. “东家少妇机中语,剪断回文泣机杼。” 这里诗人转换了视角,从自然景物转向了人间离别。东家的少妇在织机旁说着什么,可能是思念远方的亲人,剪断回文(一种织锦的图案,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并哭泣。

6. “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 诗人感叹像孔雀那样失去伴侣的痛苦,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同情。这里也暗示了双鸂鶒的分离。

7. “五里裴回竟何补。” 最后一句表达了无论怎么徘徊、犹豫,可能都无法改变分离的事实,有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双鸂鶒的描绘,展现了它们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离别之苦的无奈和遗憾。同时,通过东家少妇的情境,也反映了人间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丰富,画面生动,语言优美。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