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景思

康乐东山迹已东,续衣传钵不无人。
往时绛阙清都上,几岁荒山野水滨。
红药高吟须小谢,白莲胜社得遗民。
不嫌不邑来车辙,同试龙园第一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景思的作品,主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好友的珍视。

1. 前两句提到“康乐”(谢灵运的封号)和“东山”(谢安隐居的地方),借用历史名人的典故,暗示自己也像他们一样选择远离官场,过清静的生活。虽然世俗中追求功名的人很多,但诗人更欣赏超脱尘世的态度。

2. 中间四句写诗人从繁华的宫廷(“绛阙清都”)到荒山野水的转变,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喜爱。他提到“红药”(芍药花)和“白莲”,用这两种高洁的花比喻自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说明他们不慕名利,只求心灵的自由。

3. 最后两句写朋友不嫌弃偏僻的山野,专程来访,两人一起品茶(“龙园”指一种名茶),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既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比繁华与隐逸,突出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时表达了对知己的深情。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洒脱的意境。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