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权器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写景: "露湿青芜时欲晚"——傍晚时分,露水打湿了青草,天色渐暗。这里用"青芜"(青草)和"露水"的意象,营造出秋日湿润清凉的氛围。 "水流黄叶意无穷"——溪水带着飘落的黄叶缓缓流淌,这景象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黄叶"是典型的秋日意象,而"意无穷"三个字为画面注入了情感色彩。

后两句抒情: "节近重阳念归否"——重阳节快到了,诗人在问:你是否也在想着回家呢?这里用节日将至这个时间节点,自然引出了思乡之情。 "眼前篱菊带秋风"——眼前篱笆边的菊花在秋风中摇曳。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这一景象既点明了季节,又强化了思乡的情绪。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露水、黄叶、菊花"等典型秋日意象的层层递进,营造出浓厚的季节氛围 2. 从傍晚时分的静谧景色,自然过渡到内心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 3. "念归否"这个问句看似在问别人,实则表达了自己的思乡心切 4. 最后以风中菊花作结,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秋日的思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秋日景象,并唤起人们内心共通的思乡之情,读来亲切感人。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