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春天里因思念爱人而伤心落泪的情景,语言细腻,情感真挚。
上片(前六句)写女子因思念而憔悴,连春天都显得短暂。她忘不了过去与爱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东风意"指美好的回忆)。燕子的叫声惊醒了她清晨的睡梦,卷起帘子、推开房门,却发现爱人不在身边,自己孤零零地站在伤心之地。这里用"玉楼""朱扉"这样华丽的词语,反衬出她内心的孤寂。
下片(后七句)写女子试图用打扮来排解愁绪。她挥动衣袖带起阵阵香气,折下花枝却不知该送给谁(因为爱人不在身边)。犹豫着把花插在发髻上,还没梳妆完,正要换熏香的衣服时,突然控制不住地流下眼泪。"蓦地"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把情绪突然崩溃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女子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折花、插花、熏衣),让我们看到她努力想振作起来,却最终被思念打败的过程。这种"强撑-崩溃"的情绪变化,比直接写哭泣更有感染力。词中"春能几""伤心地""倩谁寄"等词语,都透露出青春易逝、爱情难留的无奈,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美丽的哀愁。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