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惊变二首 其一 1935年“九·一八”四周年

黑水白山血泪汪,京华歌舞竞新腔。
长城东望三千里,多少亲人失故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于1935年"九一八事变"四周年,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国难当头的沉痛。

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黑水白山"(东北地区)正流淌着百姓的血泪,而"京华"(当时的北平南京)却还在歌舞升平,追逐时髦小调。这种反差凸显了当时社会对东北沦陷的麻木。

后两句用具体数字强化冲击力:站在长城向东看,三千里大好河山沦陷,无数东北同胞被迫离开家园。"三千里"不是精确测量,而是强调沦陷区之广;"多少亲人"的模糊数量,反而比具体数字更能引发共鸣。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没有直接骂人,但通过"歌舞竞新腔"这个细节,就把当局和部分民众的麻木不仁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后两句像镜头拉远,让读者看到东北沦陷的广阔画面,比直接说"我们很惨"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