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折花泛舸,又夜浅灯孤,绿阴如许。
旧游间阻。
听檐声压酒,醉醒无据。
落魄多愁,尚记罗裙雁柱。
向南浦。
讶杨柳今朝,腰瘦慵舞。
行遍深院宇,已负了春来,忍教春去。
笑人易误,似山中枕石,顿忘时序。
小榼樱桃,更忆西园胜聚。
寄情处。
画当年、满湖烟雨。
旧游间阻。
听檐声压酒,醉醒无据。
落魄多愁,尚记罗裙雁柱。
向南浦。
讶杨柳今朝,腰瘦慵舞。
行遍深院宇,已负了春来,忍教春去。
笑人易误,似山中枕石,顿忘时序。
小榼樱桃,更忆西园胜聚。
寄情处。
画当年、满湖烟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失意文人在暮春时节的感伤与回忆,充满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上片从"折花泛舟"的眼前场景切入。夜晚孤灯下,绿荫浓密,勾起他对旧日欢乐的阻隔。听着屋檐滴水声,借酒消愁却越喝越清醒。"罗裙雁柱"的细节暗示他难忘过去与歌姬相伴的时光。走到南边水岸,发现杨柳都瘦弱得懒得起舞——这其实是借杨柳写自己因愁绪消瘦。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感慨。在庭院徘徊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辜负了整个春天。笑自己总是像隐居山林的古人一样,不知不觉就错过了时光。"小榼樱桃"的温馨记忆与"西园胜聚"的热闹形成对比,最后将情感寄托在"满湖烟雨"的写意画面中,把往事化作朦胧的江南水墨。
全词妙在将春逝的惆怅与人生的失意完美融合。通过折花、杨柳、樱桃等寻常景物,自然流露出"时光易逝、欢乐难再"的永恒主题。最后用烟雨画面收尾,给愁绪蒙上唯美的面纱,让伤感也变得动人。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