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古寺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诗人迈着大步登上巍峨高山,边走边悠闲地吟诗,甚至舍不得往回走。这里通过"高步"和"惜回"两个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豪迈心情和对山景的留恋。

中间四句写寺庙景观:诗人看到这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古寺,遇见仿佛从天外而来的僧人。傍晚的云雾像沙丘般堆积,晚霞洒满寺庙的栏杆。这里用"梵天来"形容僧人的超脱气质,用"连沙积"比喻暮霭的形态,既空灵又形象。

最后两句抒发情怀:诗人期待能与志同道合的隐士相约,在这南台上放声长啸。这个结尾突然转向豪放,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既向往清净又不失豪迈的复杂心境。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登山远眺到古寺特写,最后以人物抒情作结。诗中"暮霭"与"余霞"的色彩对比,"静者"与"长啸"的动静结合,都体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