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到中年后的豁达心境和隐居生活的惬意。
第一句"年过五十鬓如丝"直接点明年龄——已经五十多岁,头发都花白了。这里用"鬓如丝"这个形象的比喻,让人一眼就能想象出诗人白发苍苍的样子。
第二句"不必前程更问师"特别有意思。意思是说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需要再为前途命运去求神问卜了。这句话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从容,有种"活明白了"的感觉。
第三句"幸得休耕乐尧化"用了典故但说得很直白。尧是古代圣君,这里说很幸运能够像尧时代的老百姓一样,过着悠闲的农耕生活。其实就是表达对隐居田园生活的满足。
最后一句"楚山深处最相宜"点明居住环境——在楚地(今湖北一带)的深山里生活最适合自己。一个"最相宜"道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由衷喜爱。
整首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地表达了中年后放下功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用最平常的字眼,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后都渴望的那种"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生活。特别是"不必前程更问师"这句,既有历经沧桑的智慧,又有超脱名利的洒脱,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