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主动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开头两句"移疾谢华省,问耕还弊舍"直接点明主题:作者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华省指高级官署),回到破旧的农舍准备耕作。这里"移疾"是古代官员常用的辞职借口,暗示作者并非真的生病,而是想离开官场。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田园生活的闲适:拄着拐杖慢悠悠地散步,在远离喧嚣的地方躲避迎来送往的官场应酬;在长满莎草的小路边读书下棋,在梧桐树荫下喝着简单的粥当晚餐。这些画面充满了宁静质朴的美感,与繁忙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久矣澄清心,永愧桑弧射"是作者的内心独白:长久以来都怀有报效国家的志向(澄清心指治国安邦的抱负),但现在永远愧对当初立下的誓言(桑弧射指古代男孩出生时用桑木弓射天地四方,象征立志四方)。这透露出作者矛盾的心理:既向往田园生活,又对未能实现抱负感到愧疚。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在仕途抱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艰难抉择。诗中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情趣和淡淡的愧疚感,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