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同时流露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性情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诗人举杯向东,远望云雾缭绕的玉霄峰,眼前是如海浪般翻腾的云海,白得像塞满天空的雪。这种夸张的比喻(万顷云涛)让人瞬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三四句突然转到诗人自己:闻着山间清新空气(拥鼻),诗兴大发;忍不住想提起衣袍(褰裳),乘着长风遨游天地。这里用"御长风"的想象,把诗人向往自由的心境写得活灵活现。
五六句色彩突然明亮:江边绿草碧蓝得仿佛要染透天际,隔岸山桃花红得漫山遍野。"如许碧""无限红"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景色鲜艳得几乎要跳出纸面。
最后两句巧妙转折:突然夸赞李侯(可能指友人)写的长诗有家学渊源(家法),把江边某位秃顶老翁(可能是自嘲)都惊艳到了。这个幽默的结尾,既捧了朋友,又带着文人间的俏皮。
全诗就像用文字挥毫泼墨:有泼墨山水的大气(云涛雪塞),有工笔花鸟的精细(江草山桃),最后还来了个幽默自嘲的落款。诗人把对自然的惊叹、内心的豪情、友情的温暖,都酿成了这杯令人回味的美酒。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