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渔庄岸侧,正水落远汀,残雾收白。
渐见香粳刈了,绣匡齐出。
纬萧夜占爬沙路,苇花深,碎灯摇碧。
楚霜初饱,还愁解甲,暗随潮汐。
自玉局,清吟换得。
喜斫雪双螯,同醉芳液。
应是红姜细捣,绿橙亲擘。
江湖岁晚无肠断,对西风何限相忆。
竹根胜雨,时时空认,草泥行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桂枝香》描绘了一幅江南渔村秋收时节的生动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与文人雅趣的结合。

上片从渔村秋景切入:岸边水退露出沙洲,晨雾消散,农民们收割完金黄的稻子,整齐地摆着竹筐。夜里渔人提着灯笼在芦苇丛中捉螃蟹,灯光映着苇花闪烁如碧波。刚成熟的螃蟹("楚霜初饱"指秋蟹肥美)还担心它们会悄悄随潮水溜走。

下片转入文人雅集:自从苏轼(玉局指苏轼)开创这种清雅的饮食风尚,大家最爱在秋天斩开雪白的蟹螯,蘸着姜醋("红姜细捣"),就着橙子下酒。虽然深秋的江湖让人伤感,但对着西风吃蟹,总能唤起无限美好回忆。最后三句特别生动:雨后竹林边,人们总把螃蟹爬过的痕迹错认成泥地上的普通草印,这种细节描写充满生活情趣。

全词妙在把寻常的吃蟹小事写得风雅动人,既有"碎灯摇碧"这样如画的场景,又有"斫雪双螯"这样精致的吃法描写,最后落在温馨的生活细节上,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