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白下

摹杜师韩我未能,独将词笔傲金陵。
一从赋罢南楼令,兀兀台城不再登(录自麦淦源藏原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离开南京(白下是南京的别称)时写下的感慨,字里行间透着对自己文学追求的坚持和对这座城市的复杂情绪。

前两句"摹杜师韩我未能,独将词笔傲金陵"直白地说:我虽然没能像杜甫、韩愈那样成为大文豪,但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诗文在南京城里保持一份傲气。这里既承认自己达不到偶像的高度,又表现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像极了现代人"虽然比不过大神,但我也有我的闪光点"的心态。

后两句"一从赋罢南楼令,兀兀台城不再登"更有意思:自从写完那首《南楼令》后,我就再也不想登上南京的城墙了。这里的"兀兀"用得特别生动,既形容城墙高耸的样子,又暗含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就像现代人完成某个重要作品后,突然对曾经痴迷的事物失去兴趣,这种创作后的空虚感和对旧地的疏离感,古今相通。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文人离别的洒脱中带着淡淡惆怅的情绪。没有痛哭流涕,只是用"不再登"三个字,就把对一座城市的告别写得举重若轻。就像现代人离开生活过的城市时,可能不会说多么伤感的话,但某个常去的地方突然不想再去了,这种细微变化反而更显真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