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潜溪方逊志二贤祠亭陪东阜狷齐唑

青萝太史赤城仙,祠墓东西近接连。江汉炳灵迁谪地,乾坤正气革除年。

华池澹伫沧浪水,柏寝寒通雪岭烟。不向一台逢二妙,何由投简和新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贤人(宋濂和方孝孺)的祠堂,以及作者与友人(东阜、狷齐)在此缅怀先贤的场景。

前两句点明地点:青萝山和赤城山附近,两座祠堂挨得很近。这里用"太史""仙"的美称,表达对两位先贤的敬仰。

中间四句用壮阔的意象歌颂先贤品格: - "江汉炳灵"说他们像长江汉水一样英灵不灭 - "乾坤正气"赞美他们在大明建国时的气节 - "沧浪水"象征高洁情操 - "雪岭烟"暗喻坚贞品格

最后两句写感悟:要不是在这里同时看到两位先贤的遗迹,哪有机会写下这首新诗呢?"二妙"指两位先贤的德才,"投简"是写诗的意思。

全诗通过山水祠堂的景物描写,表达对历史贤人的追思,也暗含对自己和友人要效法先贤的期许。用自然景物比喻品格,使抽象的"正气""情操"变得具体可感,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