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定观玄度生前事,
不道灵山别后期。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溪边偶遇僧人的场景,通过对话探讨了佛教的哲理,充满禅意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在溪边遇到一位僧人,僧人笑着指向花丛,暗示其中蕴含的佛理。"花宇"既指真实的花丛,也暗喻佛家"一花一世界"的意境。

中间四句展开哲理对话:僧人让诗人静观前世今生(玄度代指前世),却说不出灵山(佛教圣地)再会的日期。讨论"真相"是否存在於物质世界(色界),而佛寺(化城)的兴衰都建立在莲花座(佛的象征)之上。这里用佛教术语探讨了真实与虚幻、永恒与无常的关系。

最后两句寄托愿望:希望海龙王的孩子能永远守护这个佛寺的金佛浴池。将佛教圣地与龙宫传说结合,既体现对佛法的虔诚,又增添了神话色彩。

全诗通过日常相遇引出深刻佛理,用"花宇""浴池"等具体意象化解抽象概念,在轻松对话中探讨生死、真幻等终极命题,展现了中国诗歌"即景悟道"的传统智慧。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