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春日速写,短短十个字就抓住了两个最鲜活的自然镜头。

上半句"蚕月桑叶青"把我们带到养蚕的时节(蚕月即农历三月),桑叶新绿得发亮,仿佛能看见叶片上未干的露水。这里用"青"而不是"绿",透着一股水墨画的清雅,让人联想到农妇挎着竹篮采摘桑叶的沙沙声。

下半句"莺时柳花白"突然切换镜头:黄莺啼叫的时节(莺时即早春),柳絮像雪花般纷飞。这里"白"字用得极妙,既写实又传神——柳絮的白不是纯白,而是带着阳光穿透的透明感,配上莺鸟的金黄,整个画面顿时有了声音和动感。

诗人用"蚕月"对"莺时","桑叶青"对"柳花白",像用两个精巧的对仗镜头,把不同时空的春意剪辑在一起。没有直接抒情,但透过桑叶的油亮和柳絮的轻盈,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诗人嘴角含着的微笑。这种白描手法就像现在用手机随手拍下两段春日短视频,不加滤镜却格外动人。

陈抟

陈抟(拼音tuán)(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