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筝雁

弦弦相近不相离,入调频将玉手移。
最恨曲终人散后,影分行断各参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古筝上的雁柱(支撑琴弦的小木桩)为描写对象,通过拟人手法展现了音乐中的相聚与离散。

前两句写弹琴时的场景:琴弦一根挨着一根永不分离,弹琴人灵巧的手指在弦上滑动,不断调整音调。这里用"弦弦相近"暗喻亲密无间,用"玉手移"展现演奏的优雅动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曲终人散后的凄凉:最让人惆怅的是演奏结束后,那些原本紧密排列的雁柱影子(可能指琴弦振动停止后的静止状态)变得支离破碎,各自歪斜。这里用"影分行断"生动表现了热闹过后的冷清,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全诗妙在将无生命的琴弦雁柱写得充满人情味,通过演奏前后的对比,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普遍体验。就像我们生活中热闹的聚会终会散场,亲密的关系可能疏远,诗人用弹琴这个日常场景,说出了人人都能共鸣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