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山水画面,短短十个字却充满生动的细节和萧瑟的氛围。
前一句"岭暮清猿急"中,"岭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山岭间的黄昏时分。"清猿急"三个字尤为传神,清亮的猿啼声在暮色中显得急促,仿佛能听到猿猴在寒冷中焦急的啼叫,暗示着天气的寒冷和夜晚的临近。
后一句"江寒白鸟稀"则把视线转向江面。"江寒"直接点出江水的寒冷,"白鸟稀"描绘出白色水鸟稀少的景象,可能是因寒冷而躲藏起来。一"急"一"稀"形成巧妙对比,用声音的急促和身影的稀少共同营造出冬日寂寥的氛围。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勾勒的简笔画:暮色中的山岭、啼叫的猿猴、寒冷的江水、零星的白鸟,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冬日黄昏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自然流露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感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冬日山水的寒意和寂寥。
释惠崇
释惠崇,(?~一○一七),淮南(今江苏扬州)人(《清波杂志》卷一一),一作建阳(今属福建)人(《图绘宝鉴》卷三)。九僧之一,善诗,工画(《清波杂志》卷一一)。真宗天禧元年卒。今录诗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