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农历十四的月亮,虽然还没到最圆的十五,但已经足够美丽动人。诗人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与朋友共度良宵的期待。
前两句"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减一分光"说的是:美好的夜晚到了农历十四(二七就是十四),月亮(银蟾)虽然还差一分才到最圆。这里用"一分光"的差距,既写出了月亮的真实状态,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后两句"光辉未必输三五,任待邀朋酒满觞"是诗人的独特见解:十四的月光未必比十五差,完全可以邀请朋友来喝酒赏月。这里展现了诗人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的生活态度,认为不必非要等到十五,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观察细致:抓住了十四月亮"差一分圆"的特点 2. 见解独到:打破常规,认为十四的月亮也很美 3. 生活情趣:随时享受当下的快乐,想喝酒就约朋友 4. 语言通俗:用"银蟾"代指月亮,既雅致又不难懂
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必事事追求完美,把握当下、与朋友分享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苏福
苏福,潮阳(今广东惠来县)人。少孤,生有夙慧,八岁能属文,人呼为神童。洪武间举童子科,赴京,以年少,令有司护还。卒年十四。所著《秋风辞》、《纨扇行》,时皆称之。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