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宫(句)

十年重到上清宫,石磴泉梯屈曲通(《舆地纪胜》一五一《永康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时隔十年再次来到上清宫时的所见所感。短短两句,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

第一句"十年重到上清宫"直接点明时间跨度——十年后重游故地。这个"重"字特别有分量,让人联想到这十年间可能发生的人生变迁,以及如今故地重游时复杂的心情。

第二句"石磴泉梯屈曲通"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上清宫周围的环境。石阶、山泉、曲折的山路,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既展现了道教宫观常建于山间的特点,又通过"屈曲通"三个字,暗示了通往道观的路径蜿蜒难行,仿佛也象征着修道之路的曲折。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时间感 2. 通过具体景物传递出抽象的人生感悟 3. 让读者既能想象出清晰的山间画面,又能体会到作者重游时的复杂心绪

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十年"的时间跨度和"屈曲通"的空间描写,自然流露出物是人非、修道不易的深层感慨。这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