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

销魂。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首先,诗人用“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来形容自己孤独的心情。他邀请鹤来陪伴,但鹤却飞向了云端,邀请鸥鸟来共梦,但鸥鸟的梦却因寒冷而中断。西风无情地吹散了朋友们的头簪,象征着友情的离散。

接着,“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表达了诗人虽然想要忘记这段感情,但每当收到对方的消息,心情又会起伏不定。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这里诗人借芭蕉雨声和稀疏的砧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愁绪。雨滴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凄凉的声音,仿佛在敲打着诗人的心。

“销魂。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分别的情景,感叹离别的痛苦。河桥边的柳树和河对岸的春色,都成为了他们分别的见证。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专心欣赏美景,因为心中充满了离愁。他希望能有人为他唱一曲离愁的曲子,但这样的离情又怎么能轻易忍受?

最后,“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诗人渴望与爱人再次相聚,共同剪烛夜谈,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总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