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彻禅师故院

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禅院场景,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禅意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禅院里的景物:竹林中的禅房如今空置,不知还有谁能延续大彻禅师生前的修行;松树间的明月依旧高悬,却再也照不见禅师当年的心境。这里用"谁继"和"空悬"两个词,巧妙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也暗示佛法传承的不易。

后两句转到清晨时分的禅院:几声清越的磬声划破秋晨,天将破晓;供奉禅师遗像的影堂门半掩着,唯有一盏孤灯幽幽发光。"数声"与"一灯"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了禅院的寂静,又象征着佛法如灯,虽微弱却长明不灭。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空"的意境——禅房空、月光空、磬声空、灯影空,但这种空不是虚无,而是一种超脱后的澄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只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几个静谧的画面,却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永恒佛法的向往。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