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其二 答陆俨翁

凤阁鸾台,受丝纶重寄,敢忘民物。
欲挽江河无气力,空羡岩岩立壁。
边塞烟麈,闾阎疾苦,赢得头颅雪。
凭谁整顿,济时全仗才杰。
天生圣主中兴,聪明神武,号令风雷发。
赤日中天腾照耀,多少爝沉燐灭。
补衮何功,调羹非手,勋业无毫发。
太平有象,不妨吟弄风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深沉情感和远大抱负的诗,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的关切与忧虑。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以凤阁鸾台为起点,形容自己肩负重任,身负重托。这里象征着他身处高位,承载了众人的期望。“受丝纶重寄,敢忘民物”表达了他接受重任的同时,始终不敢忘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责任。这里体现了他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接着,“欲挽江河无气力,空羡岩岩立壁”,诗人表达了自己有心改变现状,但却感到力不从心。他羡慕那些稳固不移的岩石,感叹自己无法像它们那样坚定地站在那里,抵御住社会的风浪。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和无力感。

“边塞烟麈,闾阎疾苦”描述了社会的边缘角落和民间的苦难。诗人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苦难。“赢得头颅雪”表达了他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然后,“凭谁整顿,济时全仗才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期待和依赖。他认为只有通过有才干的人才能够整顿社会乱象,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这里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天生圣主中兴,聪明神武”,诗人赞美了国家的领袖和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号令风雷发”形象地表达了领袖的命令如同风雷般迅速而有力。这种赞扬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领袖的崇敬。

“赤日中天腾照耀,多少爝沉燐灭”,诗人用太阳来象征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太阳仍然能够冲破云雾照耀大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接下来,“补衮何功,调羹非手”,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心出力,但却难以有所作为的无奈。“勋业无毫发”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他的自责和遗憾。这种自责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太平有象,不妨吟弄风月”,诗人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下,他可以放下担忧和压力,享受吟诗作赋的生活。这不仅表达了他的个人追求,也体现了他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和社会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既有责任和担当精神,又有对人才的期待和对国家的信任。虽然面对困境感到无奈和无力,但他仍然坚定信念,寻求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