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清晓

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攲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

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的绝美画卷,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开篇两句像拉开窗帘一样,阳光洒在越王台上,群山像绣满花纹的锦缎般在晨光中展开。这里用"锦绣开"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群山在晨光中逐渐显现的绚丽景象。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画面交织,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僧人敲钟的声音从云外传来,渔夫的歌声随着卷帘飘入,这些声音都带着空灵感。接着镜头转到近处:树丛中若隐若现的茅屋,鸡鸣声渐渐消失;露水打湿松树上的鸟巢,连仙鹤都从梦中醒来。这些细节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多希望能在这如画的美景中找到一块空地,把家搬来,永远住在这人间仙境。这里的"小蓬莱"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山到近景,从视觉到听觉,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闲适隐居生活的向往,让读者也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贡性之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