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万柳堂送泰州岘司寇归无锡

帝里正浓春,有香山,逸老蓉湖归客。鹤发未垂丝,偏梦回、故国绿蓑青笠。

为霖已遍,关心只系闲风月。一曲梁溪堪把钓,疏雨杏花渔笛。

城南烟缕初匀,恰风和、上巳羽觞时节。胜侣集簪裾,离筵启、还似冶原将别。

新荷骤雨。繁声可记红牙拍。滑笏江流公去矣,此会年年应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充满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上阕(前半部分): 开篇点明时间地点——京城正值春意浓时,一位从无锡(蓉湖)归来的老友(香山居士般的隐士)即将离开。这位老人虽白发未全白,却已开始怀念故乡的田园生活(绿蓑衣竹斗笠的渔夫形象)。他虽曾为官造福一方("为霖已遍"指施政惠民),现在只想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末句用无锡梁溪的垂钓画面,搭配"杏花雨、渔舟笛声"的意象,勾勒出令人向往的江南水乡景致。

下阕(后半部分): 转到送别场景。清明前后(上巳节),城南柳絮如烟,正是文人雅士聚会("胜侣集簪裾"指士大夫们聚集)的好时节。但这场欢宴实为饯行,就像古代冶原送别一样充满离情。突然的夏日骤雨打在新生荷叶上,雨声仿佛节拍器,让人想起送别时演奏的音乐。最后以"江水浩荡送君去"作结,说这样的雅集将会成为人们年年传颂的佳话。

全词特色: 1. 巧妙运用对比:京城繁华vs故乡闲适,仕途功业vs田园趣味 2. 视听结合:有杏花疏雨的视觉美,也有渔笛、雨打荷叶的听觉美 3. 用典自然:香山居士(白居易)、冶原送别等典故都融入场景 4. 情感真挚:在春日美景中寄托对友人退休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打动人心的,是写出了每个都市人心中都有的"田园梦"——在功成名就后,回归简单自然的理想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