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招王昌龄张偾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主要描绘了作者在鄂渚(今湖北地区)招待好友王昌龄和张偾时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和仕途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诗歌开始描绘了一幅辽阔的田野景象:“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作者在野外割芦苇,黄沙漫天,天昏地暗,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
2.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这里描绘了鄂渚地区的山水景色,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天的湖畔,夕阳西下,景色虽然美丽,但却充满了悲伤和思念。
3. “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春天的大雁往北飞去,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音信难通,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
4.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诗人虽然被贬谪,但并没有因此而叹息。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坦然态度,不因遭遇不公而气馁。
5. “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愤慨。午日逐蛟龙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诗人与邪恶势力的斗争。吊冤文则表达了对冤屈之人的同情和哀悼。
6.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这里诗人表达了世事无常,名利不足道的思想。无论古今,名利都是短暂的,不值得过分追求。
7. “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贫穷,但愿意在清澈的江边捕鱼度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8.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这里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有时在田野耕作,有时在春天的山间赏花。这种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乐趣和宁静。
9.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这里用山鹿作比喻,表达了贤能之士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必过分追求世俗的名利。
10. “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最后,诗人邀请王昌龄和张偾一起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的纷扰。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