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行

孤儿啼声何凄然!
问汝啼何为,长跪答言:父为南海太守,居官清廉,不枉取一钱。
鸣驺吹角,大吏巡边,前导到部势喧然。
晨报谒不得前,夕报谒不得前。
急从贩缯者,贳缣百联。
献之幕府大不欢。
曰此邦旧有百斛珍珠船。
大吏朝去境,夕拜笺。
守此海邦,另择名贤。
乌白鹭黑,上下茫然。
父羁南海不得旋,客死归黄泉。
儿负嫠母,跋涉山川。
乞食路间,望见大吏,鸣驺吹角仍巡边。
猗嗟父骨归何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孤儿的悲惨遭遇,通过孩子的哭诉揭露了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

全诗以孤儿凄厉的哭声开篇,通过问答形式展开故事。孩子的父亲原是南海太守,为官清廉从不贪污。但当大官来巡视时,父亲因没钱行贿(只能用借来的丝绸送礼),反被嫌弃礼物太轻。大官故意刁难,说这里本该有更贵重的珍珠船(暗示索贿),最终将父亲免职。

父亲被革职后困在南海无法回家,最终客死异乡。孤儿只能带着守寡的母亲沿路乞讨,而当初那个害死父亲的大官,依然风光无限地到处巡视。最后孩子望着大官的仪仗队,发出撕心裂肺的质问:父亲的尸骨何时才能回家?

诗歌的震撼力在于: 1. 用孩子天真的视角控诉黑暗,哭声与官威形成强烈对比 2. 清廉者反遭迫害的残酷现实,揭露"不贪反而有罪"的官场潜规则 3. 结尾处腐败官员依然作威作福的场景,凸显社会不公的持续循环 4. "乌白鹭黑"的比喻生动展现是非颠倒的官场生态

这首诗像一部微型悲剧,通过一个家庭破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古代社会,正直的小官员和弱势群体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