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生病期间独居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孤独与渴望 开头直接说"深居苦羸疾"——一个人病恹恹地待在家里,没人能帮忙排解忧愁。就像现代人感冒发烧时独自躺床上,特别希望有人来陪自己说说话。
2. 看透人情世故 "世态浮云外"用云朵比喻人际关系的变化无常,说人情冷暖就像傍晚的雨("暮两")一样难以捉摸。这让人联想到现实中朋友在你生病时可能渐渐疏远的现象。
3. 精神追求 后四句展现了病人的精神世界:虽然身体被困在床上,但心里装着明月和群山("齐月""全山")。特别是最后两句,说梦里一直想着那座神往的山峰,渴望病好后能自由自在地去游览——这既是真实的登山愿望,也象征着对健康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妙在把病中无聊的日常写出了层次感:从孤独寂寞,到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升华到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就像现在很多人虽然躺在床上刷手机,心里却想着疫情结束后要去旅行一样,古今的情感是相通的。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