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送芾煌返蜀
杜宇催归去。
正长安、枇杷结子,绿杨飞絮。
同学英才多不贱,子又群中钟吕。
肆雄辨、折冲尊俎。
同是浮萍飘大海,莽征途、无意还相遇。
天下事,多如许。
群雄逐鹿忙争据。
惨中原、干戈水火,可怜焦土。
衽席苍生男子事,肯把千秋自误。
但行矣、何须凝伫。
愧我庸庸徒哺啜,只随人、俯仰谋升黍。
祝子去,功名树。
正长安、枇杷结子,绿杨飞絮。
同学英才多不贱,子又群中钟吕。
肆雄辨、折冲尊俎。
同是浮萍飘大海,莽征途、无意还相遇。
天下事,多如许。
群雄逐鹿忙争据。
惨中原、干戈水火,可怜焦土。
衽席苍生男子事,肯把千秋自误。
但行矣、何须凝伫。
愧我庸庸徒哺啜,只随人、俯仰谋升黍。
祝子去,功名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好友芾煌返回四川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时局的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从送别的场景写起: - 开头用杜鹃鸟的叫声(杜宇)营造离别的氛围,点明友人要回四川(蜀地)。同时描写了长安初夏的景色(枇杷结果、杨絮纷飞),暗示离别时节。 - 接着称赞友人(芾煌)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口才出众(雄辩),能在酒席间谈笑风生(折冲尊俎)。用"钟吕"比喻,说友人就像古代最好的乐器,是人群中最出色的。 - 然后感慨人生如浮萍漂泊,没想到在茫茫征途中还能相遇,暗含对缘分的珍惜。最后"天下事,多如许"突然转向对时局的感叹,为下阕铺垫。
下阕(后半部分)转向时局与抱负: - 先描写当时军阀混战的惨状(群雄逐鹿),中原大地饱受战火摧残(干戈水火,焦土),表达对百姓的同情。 - 接着激励友人:拯救百姓(衽席苍生)是男儿责任,不要辜负青史留名的机会。用"但行矣、何须凝伫"催促友人勇敢前行。 - 最后作者自谦,说自己平庸无能(庸庸徒哺啜),只会随波逐流混口饭吃(俯仰谋升黍),以此反衬友人的抱负,并衷心祝愿友人建功立业(功名树)。
全词亮点: 1. 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友人才能的欣赏,更有对时局的忧愤。 2. 对比手法:用战乱惨状反衬男儿责任,用自己平庸反衬友人抱负。 3. 语言生动:用"浮萍飘大海"比喻人生漂泊,"钟吕"比喻才能出众,都很形象。
这首词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激励友人担当大任的壮行词,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