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在荐福寺举行的盛大法会,充满了祥瑞之气和佛教氛围。
前四句用"雁沼""鹦林"等自然景物开篇,暗示法会地点风景优美。"图凤宇""跃龙川"则暗含对皇权的歌颂,展现皇家气派。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法会场景:皇帝车驾到来,寺院建筑金碧辉煌,佛殿高耸入云,台阶上装饰着华丽的绳索,极尽奢华之能事。
后四句转向法会的意义:佛法如甘霖滋润万物,慈云普照带来福泽。最后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能力有限,但为能参与这样的盛事感到欣喜。全诗通过对法会场景的铺陈,既展现了皇家威仪,又歌颂了佛法无边,最后落脚到个人的谦逊感恩,层次分明,意境庄严。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