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暮雨疏帘卷,爽气飒如秋。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福建南剑(今南平)与老友相聚又即将分别的复杂心情,充满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上片(前段): 1. 开篇先夸南剑风景好——这里山水富饶,很适合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到处游玩。 2. 突然转折说老友在远方——望着西方(可能指友人故乡方向),就像看到双剑山黯淡地回望,用山拟人化表达思念。 3. 感谢友人乘船来访——这安慰了我在外漂泊的愁绪,让我觉得当不当大官都无所谓了。 4.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傍晚雨中卷起竹帘,山风吹来像秋天般凉爽,暗示心情从忧郁转向舒畅。
下片(后段): 1. 三个动作写饯别——目送大雁南飞、举杯痛饮、靠着高楼远眺,都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景。 2. 夜深景象——星星横斜月亮西沉,银河仿佛近得能触碰,用辽阔星空反衬人的渺小。 3. 直接感叹人生——聚散无常真让人叹息,想到明天你就要骑马西去,告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4. 结尾洒脱又惆怅——我这把年纪走在江边路上,赏景的兴致倒是悠长,表面豁达实则藏着不舍。
全词亮点: - 把山水写得有感情(双剑山会"回眸") - 用天气变化暗喻心情(暮雨转秋爽) - 典型意象组合出新意(大雁+喝酒+高楼=立体送别图) - 最后"清兴漫悠悠"留白,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说放下又放不下"的真实情感
就像我们现代人:老友重逢时开心游玩,分别前熬夜聊天,最后笑着说"常联系"却知道再见不易——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正是词的动人之处。